台灣玻璃回收率居全球第二,僅次於瑞典。這亮眼成績的背後,少不了春池玻璃的參與,國內玻璃回收70%都是春池完成的,「循環經濟」四個字,春池耗費一甲子的光陰實踐。
你是否曾在熱炒店桌上看到成桌喝完的啤酒瓶,而店員在客人用餐完畢後就將啤酒瓶丟入回收箱或統一收集起來。讓人不禁思考,玻璃將去往何處呢?玻璃除了裝飲料,還有什麼樣的價值呢?
以台灣來講,玻璃回收的利潤只有2%,再扣掉付給工廠的成本,利潤所剩無幾,老闆說不定去買刮刮樂還比較賺呢。而回收玻璃的過程,需要將不同顏色、種類的玻璃做分類,甚至像手機螢幕這種特殊的玻璃產品必須特別處理,再來要長時間加熱融化,並依據客戶需求加入不同的添加物。微薄的利潤加上繁雜的工序,使回收玻璃變成無利可圖的產業。因此,鮮少有企業願意將回收玻璃納入業務範圍。
春池玻璃是一間完全在企業理念中融入循環經濟概念的企業。舉凡垃圾場裡發臭的羊奶瓶、玻璃窗及螢幕面板等,春池都能再製成迷人的產品。像是桃園機場A7候機室的「台灣百嶽圖」,這一公共藝術作品便是出自回收玻璃,除此之外,春池也推出防火隔音節能磚,開發者吳庭安甚至打趣,發生火災的時候可以喝完一杯咖啡再走。但說來有點難相信,不管公共藝術、節能磚這一切都是被環境所迫...
春池所在的新竹在日治時代因富含矽砂礦,所以吸引許多玻璃商進駐製造相關產品,當時玻璃外銷量登上世界第一,但好景不長,1970年代原料開始短缺,玻璃商開始尋求轉型,春池也因此踏入回收玻璃領域,並且有了一席之地。
1990年代,台灣人力成本提升,再迫使春池找來琉璃設計師與老師傅,開始走進工藝市場,春池公司讓廢玻璃一個華麗轉身,重新登上舞台,既延續了玻璃的生命旅程,也打開產業的前景未來。試圖打造台灣版的施華洛世奇。
從回收玻璃到打造玻璃精品,春池為玻璃提供了「一條龍」服務,而且,是將廢棄物「升級」再製,而非「降級」利用。春池首先扮演回收者的角色,確認無法直接利用後,便進入回收體系,此時春池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,在源頭重新設計產品,並開發廢玻璃的新用途。
以節能磚為例,在設計之初就得預先設想:假設整座牆面要拆除,節能磚是否能容易拆解?之後能不能再次使用?損壞的碎料是否能作為產品的原料?
甚至,未來想換房子住時,不必另覓他處,將原有房子打碎重新熔煉,新的玻璃屋就出現了!當然,這是誇張的說法,但筆者相信,在30年前,也不會有人想到手上喝完的玻璃瓶,竟然能搖身一變成為被放在公共區展示的大型藝術,甚至是百貨公司裡的琉璃精品。
春池玻璃董事長特助吳庭安也在2017年開始推動W春池計畫,所謂的W春池計畫就是探索玻璃在生活中的一切應用。「W」代表「Wu(無)」,意味無中生有、也是無所設限,就像是從回收裡頭採礦一樣,來創造玻璃的更多可能性。先前提到的公共藝術就是其中一例,包括名廚江振誠、林懷民、W Hotel都曾加入此項計畫。
像是2017春池曾策展「循環經濟海洋」用40噸回收玻璃做成的玻璃海,讓參觀者拖鞋踩踏;與江振誠合作設計餐具Darts by André,整組餐具由回收玻璃製成;跟林俊傑合作推出手印玻璃瓶做為專輯預購禮,還有其他數不清的例子。
每個案例都讓回收玻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甚至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,這恰恰跟我們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」的理念相似,都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到,守護環境並非一件我們刻意去達到的事,它,就在我們身邊!
W春池計畫將會隨著各式各樣的跨界合作創新、成長,未來會如何發展,吳庭安自己也不知道,透過跨界合作,也許未來不僅是玻璃,任何可循環的材料都能變成W春池計畫中的一環。
「我們所做的,都是為了下一代」___春池玻璃
核稿編輯:賴澤霖
責任編輯:何耀志
資料來源:
1.TVBS新聞網
海洋殺手!瓶中信浪漫背後的殘酷真相
2.TVBS優選頻道
"回收玻璃"利用價值高 創造新商機 世界翻轉中 20161225
3.春池玻璃官方網站
4.haveAnice.com
【台灣特集】春池玻璃 吳庭安–回收讓玻璃的春天無限循環
Comments